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宏观视野 媒体关注

HR,请回答!在防疫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?

发布时间:2020-04-20    分类:宏观视野


01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,在最困难的时期依然斗志昂扬

在疫情期间,HR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企业的成本,而是先要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员工,满足员工安全和归属的需要

凡是人都具有社会属性,人在困难时期容易产生心理脆弱和依附需要,人的安全和依附的需要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基本的底层需求。我们看到很多人离职的原因也是出于这一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。

对人缺乏关注和兴趣,不热爱自己所在公司的员工,是不可能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。所以我在面试企业的HR岗位时,一定要考察求职者是否具备与人相处的热情和亲和力,有时候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。

作为组织的HR,应该对人具有一个基本的敏感性。应该先于他人想员工之所想。

收集员工健康状况和出行信息、为员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、筹备分发口罩、眼罩等防疫物资、做好个别员工的心理安抚和疏导等等,让员工更加安全、舒适地工作。

员工只有感受到温暖和关爱,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客户付出,客户满意度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,进而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,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。这也是很多知名大公司都设置了员工体验官岗位的原因。

02“练兵屯粮、休生养息、厚积薄发”,时刻保持员工的备战状态

俗话说,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尤其是在员工地理位置分布式办公的情况下,HR可以充分利用好这段时期,“练兵屯粮、休生养息、厚积薄发”,理清管理者的方法策略,积累员工的知识经验。

HR可以借助视频会议等网络办公方式,组织讨论一些方向性的、变革性的、务虚性的、前瞻性的诸如公司业务模式创新、组织架构优化、项目风险评估分析、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问题

疫情的特殊情况,虽然不能直接面对面“亲密”接触,但我们可以进行思想上的相互碰撞和交流。

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提前未雨绸缪。虽然一些工作时间上会有延误,但是疫情期间充分的交流研讨,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时间延误所带来的损失。一旦疫情结束后,公司就可以马上全面投入开展工作。

03从认知、能力、行动上,引导组织和员工实现工作方式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

这次疫情,让很多人快速认识到网络办公工具的效率和价值,钉钉、zoom、健康宝、微信进一步让人看到工作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在技术进步不断刷新人的认知的大背景下,我们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触手可及,组织经营管理的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,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,形成了行业地位没有第二、只有第一的残酷格局。

5G、大数据、数字化、人工智能成为未来各个领域关注焦点和转型动力。此次新冠疫情无疑加速了工作方式智能化、数字化变革进程!

在疫情期间,HR必须看到这一颠覆我们原来对工作认知的变化,并且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使组织快速适应这一趋势性的改变。

从事的角度看,我们能不能快速实时定位我们的员工?我们的考勤系统能不能具有更好地弹性和精确反馈?薪酬管理能不能网络化实现?我们的绩效管理有没有更好的系统来无纸化实现?培训有没有E-learning课堂?

从人的角度看,数字化办公对于组织和人的能力要求是什么?员工智能化办公的能力短板在哪里?如何通过人的培养提高管理者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认知?

HR应该在加速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所作为,从认知、能力、行动上,引导组织和员工实现工作方式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